選購鍋爐時如何確定鍋爐的容量是一個重要的題目。一般地說應根據生產工藝上用汽量或采熱面積及生活用熱水需要的供熱量來確定鍋爐的出力或容量。首先用戶要弄清總的負荷范圍;其次是高峰情況,包括高峰負荷持續(xù)時間,高峰的頻率,也就是高峰出現的周期性,例如每月高峰出現次數,每周、每月以及一年內冬夏季的差異。摸清總的負荷需要和高峰后就可以考慮設備容量和臺數選擇。在選擇時還要考慮事故停爐備用量題目。備用量一般來說是指一臺備用鍋爐。這需要根據用戶本身的重要性來確定,假如生產使用上連續(xù)性要求較高必須認真考慮備用設備的題目。
一般鍋爐的經濟負荷在額定負荷75%以上,所以經常應使在用的鍋爐的實際負荷是在機組本身額定負荷50%以上,也就是說制造廠提供的設備在額定出力50%~100%間應保持穩(wěn)定的高效。以往用戶為了安全起見時有購置過多富余量情況,致使設備常期在低負荷下運行,很不經濟。一般總容量在8噸/時或熱功率在6兆瓦(MW)以上的鍋爐房,以選用三臺的設備容量較合適。由于冬、夏季的差異,可以選購不同出力的設備。但是對于新建鍋爐房選擇出力相同設備在操縱、維修、治理等方面都有比較方便、經濟。這樣的鍋爐房輔機配套布置可以公道安排。假如考慮到高、低峰和冬、夏季等差異較大情況下,也可選擇二大一小的設備。根據情況需要新建鍋爐房,選擇比三臺更多一些設備亦可,但不宜過多,與其采用很多臺的設備不如選擇高一檔容量的設備。在目前國內設備質量情況下,考慮備用機組是必要的。
國外設備的可靠性利用率較高,但是他們考慮到初投資用度與日后運行維護用度相比數目小,所以一般都考慮備用設備。萬一有事故停爐情況發(fā)生就把備用設備頂上,這樣就保證了使用要求。國外在對設備調節(jié)比上有較高要求時,主要著重于燃燒設備選擇上。我國目前燃燒設備品種還未幾,在這方面選擇余地并未幾。
我國近年來在蓄熱器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確實有節(jié)能效果。蓄熱器是一個體積較大的蓄熱容器和附屬的調節(jié)閥門、治理等組成的裝置,是蓄聚熱能的設備。蓄熱器存放蓄聚的介質大都是水(亦有其他介質蒸氣等)。貯存于蓄熱器中的高溫水隨時可開釋蒸汽以滿足生產需要。它能使鍋爐經常在高效穩(wěn)定負荷下運行,因此是一種節(jié)能裝置。它在某種程度上能減小工礦企業(yè)對鍋爐設備投資。我國很多工礦企業(yè)的用汽量在一天24小時內是不均勻的,有高峰、有低荷。一班制工廠早晨8時上班,在9時后各車間用汽負荷迅速上升,中午12時稍有降低,在下午1點左右又升至高峰,到四點左右負荷又回至低荷甚至壓火。二班制、三班制負荷情況各異。因此鍋爐的操縱運行要求較高。假如工廠高、低負荷,瞬時變化很大,為了保持汽壓穩(wěn)定,和一定的鍋爐效率就必須有完善的燃燒自動控制裝置。采用蓄熱器后,鍋爐可經常保持在額定負荷或經濟負荷下運行,簡化了操縱運行。在工廠熱負荷達高峰時,蓄熱器能開釋蒸汽,當熱負荷低時,鍋爐生產的多余蒸汽,可蓄貯在蓄熱器內。選擇蓄熱器前,工礦企業(yè)應對本部分用汽負荷進行統(tǒng)計,畫出負荷曲線。分析研究負荷分配的情況及均衡用汽量的辦法,最后確定有無選用蓄熱器的必要。